无套内谢孕妇毛片免费看-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美丽人妻在夫前被黑人

山東省輕工業設計院有限公司
新聞動態
首頁
 / 新聞動態  / 業內資訊
總量減排盯牢四大源頭 造紙業列其中
日期:2011-11-01 

【概要描述】

    "十二五"節能減排如何深入推進?哪些新規會影響中國經濟結構走勢?相關行業能否通過節能減排大考?近期發布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了在電力、鋼鐵、造紙、印染等四大行業中推行總量控制,表明"十二五"在控制新增量、抓減排的行業重點方面,理念更新,措施也更加具體化。

  電力和鋼鐵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工業排放量的60%左右、造紙和印染的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占工業排放量的40%左右,控制住了四個行業的總量控制,就基本上抓住了工業排放的"牛鼻子"。中國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十二五"總量減排的分配、管理工作都將趨于科學化、精細化,其中,抓工業行業的特征將更加明顯。"對行業不只提出減排和污染防治要求,還要考慮對行業污染物排放總量提出限制,將來可能還會要求行業全口徑測算、加強臺賬管理等。"此舉可以利用總量控制的倒逼傳導機制,促進行業內部調整,以大帶小、以新代老、等量置換,提升行業發展水平。"

  電力:脫硫仍是不變主題

  "十一五"電力行業削減二氧化硫主要是上脫硫設施,"十二五"則要靠提高運行效率來拓展減排空間,嚴格監管、加快改造

  不久前,中國電監會通報2010年及"十一五"電力行業節能減排情況時稱,去年,全國電力二氧化硫排放量核定值為956萬噸,比2005年降低29%,但"十二五"電力行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幅減低的可能性極小。

  對此,中國環境規劃院大氣環境部副主任嚴剛博士表示,未來5年,電力行業二氧化硫減排空間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部分既有脫硫設施的改造;二是通過取消旁路等管理減排措施;三是新建脫硫設施和淘汰小火電。在"十一五",脫硫機組比例已經達到82%,初步具備二氧化硫減排能力之后,管理、運用好這些能力是鞏固減排成效、進一步挖掘電力行業二氧化硫減排潛力的關鍵。

  據初步統計,2010年,電力行業消耗了全國55.1%的煤炭資源,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全國的42.5%。電力行業的減排表現是否穩定,將影響二氧化硫減排全局。電監會的報告指出,由于燃煤機組在"十二五"初期將全部安裝脫硫設備,而新建煤電二氧化硫排放量仍會增長,如果脫硫技術在這一時期沒有取得重大突破,預計電力行業在"十二五"期間大幅減低的難度非常大。

  嚴剛表示,"十一五"電力行業削減二氧化硫主要是上脫硫設施,"十二五"則要靠提高運行效率來拓展減排空間。這涉及兩方面的工作。首先,既有脫硫設施若存在工藝、施工質量問題或是已經不能滿足電廠燃煤硫份的改變等情況,就需要全面改造,確保正常運行。其次是運用好管理減排措施。比如在"十二五"期間要逐步取消脫硫設施的煙氣旁路。如果取消煙氣旁路,考察火電廠綜合脫硫效益,主要將以脫硫島效益為準。

  "現在規模較大的電廠的脫硫島效率基本可以做到90%以上。而"十一五"期間,原則上電廠綜合脫硫效率的認定不超過85%。因此,如果通過改造、管理等措施,綜合脫硫效率從85%提升到90%,效果將很明顯。"嚴剛說,雖則看起來只有5%的效率提高,但實際上就意味著電廠污染物排放量可以降低三分之一。"可以說,管理減排在'十二五'將作為二氧化硫減排的非常重要手段,將可以拓展最大的一個空間。"

  據嚴剛介紹,目前,國內還有很多火電廠在使用循環流化床鍋爐工藝,此前的運行中也確實問題不斷,脫硫效率很低。因此,不僅僅對于濕法脫硫工藝采取管理減排的措施,未來對硫化床鍋爐脫硫也會加強監管,這部分工作也會有一定的削減空間。

  有專家曾明確指出,雖然絕大部分火電廠脫硫機組在試運營過程中能達到90%以上的設計要求,但在實際運行中,由于煤種、偷漏排、管理操作水平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行業整體的實際脫硫效率相差較大。而脫硫設施的整體效率降低5%,一年受影響的二氧化硫減排量將超過40萬噸。

  當前,已建成運行的脫硫工程中,由于技術適用性差、工程質量不過關,運行故障率、運行費用居高不下,脫硫石膏處置難等問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在運行過程中,由于弄虛作假加上大部分燃煤電廠對脫硫設施還不具備專業的運行、維護能力,業內估計,超過3成的脫硫設施處于非正常運行狀態。

  如何切實保證運行效率,提高企業積極性?電監會在通報時指出,應該繼續完善脫硫電價補償機制,對因燃煤硫份高導致脫硫成本高的發電廠應該合理補償電價,滿足成本要求。

  鋼鐵火電脫硫脫硝難兄難弟

  火電脫硝、燒結脫硫面臨大量新建設施需求,還面臨技術成本多重難題,需要政策資金支持

  2010年污染源普查動態更新數據顯示,火電廠尾氣排放氮氧化物占到總量約46%,火電脫硝成為削減氮氧化物的主要"戰場"。作為"十二五"新進指標,火電行業氮氧化物控制的技術、工藝、人才、管理還都處于探索階段。而同樣的問題也提給了鋼鐵燒結脫硫。

  在分析上半年,全國氮氧化物不降反升的原因時,電力行業的硫硝不平衡被認為是重要原因。業界人士認為,這和脫硝電價等激勵政策尚不明確有直接關系。

  對此,嚴剛說,"十二五"建設脫硝設施是燃煤電廠減排氮氧化物主要的手段。"現役機組方面,東部地區規定2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必須安裝運行脫硝設施,其他地區則是30萬千瓦及以上的機組全部做到脫硝。"

  對燃煤電廠現役機組的低氮燃燒改造也是重要的減排途徑。業界人士稱,低氮燃燒設備有望成為電廠脫硝標準配置。通過低氮燃燒改造,降低尾端SCR系統入口處的氮氧化物濃度,可降低尾端脫硝成本,從而降低整個燃煤電廠的脫硝成本。

  據嚴剛介紹,現在的要求是沒有低氮設施的要建設,有低氮設施但效果不好的要提標改造。"目前,有的廠低氮改造的效果不理想,濃度在四、五百毫克/立方米以上;2003年前的鍋爐,也基本沒有安裝低氮設施,這些領域都需要繼續改造,提升氮氧化物控制能力。"

  對低氮改造的濃度要求,嚴剛說,按照新出臺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到2014年,除采用W型火焰爐膛鍋爐和循環流化床鍋爐外,2003年底后通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火電機組氮氧化物濃度都要達到100毫克/立方米。按照這個標準,現有的很多低氮燃燒設施都不能滿足要求。他解釋說:"因為脫硝設施的效率一般為70%~80%,即排放的污染物占1/5到1/3,如果要脫硝后濃度達到每立方米100毫克,低氮燃燒工藝要幫助把煙氣最高濃度值降到400毫克以下。高于這個,就不能做到排放達標了。所以通過排放標準也能倒逼低氮改造,這也是未來的減排空間。"

  但從目前情況看,火電企業脫硝設施的建設"熱情"還有待激發。據了解,"十一五"期間,只有裝機容量大概一億千瓦左右的機組配備了脫硝設施,但運行效果很不理想。除了在技術、工藝、管理上依然還不成熟外,火電企業普遍的等待心理也是重要因素。

  現在業界都將希望的目光投向補貼電價。相關市場分析認為,在目前煤價高漲、火電企業普遍虧損的背景下,脫硝電價的"缺位"將很難調動火電企業投資脫硝設施的積極性。對此,吳舜澤表示,電是社會公共消費品,電價調整將通過傳導機制影響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這一工作比較敏感,國家將會比較慎重。

  鋼鐵行業也同樣有減排"新問題"。作為僅次于火力發電的第二大排放源,鋼鐵二氧化硫排放占我國總排放的10%左右,其中燒結工序的排放是主要來源。根據《方案》,鋼鐵行業將全面實施燒結機煙氣脫硫,新建燒結機配套安裝脫硫脫硝設施。目前,全國共有約1100臺燒結機,按相關產業政策,90平方米以下的燒結機將全部被淘汰,90平方米及以上的503臺燒結機必須上脫硫設施。

  對此,各地已陸續提出強制措施,如山西省環保廳已經宣布至2012年,省內鋼鐵企業所有運行的燒結機煙氣全部實現脫硫。江蘇則將最后期限定在2013年。但這并非易事,同樣面臨技術不成熟、投入大等問題。在行業利潤緊縮的情況下,面臨動輒上億的投資和數千萬的運行費用,國內鋼鐵企業普遍減排動力不足。業內人士多次呼吁有關部門出臺相關激勵政策,如減免排污費等補貼方式。

  造紙:COD排放老大壓力大

  新標準全面實施促進行業進一步升級調整,企業達標排放要做好清潔生產和末端深度治理

  作為傳統工業部門,國內造紙業近10年來在環保方面取得的成績不容質疑。但必須承認,造紙行業仍然是“COD排放俱樂部”頭號會員,承擔了巨大的減排壓力。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永新在不久前表示,制漿造紙行業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0.88%,COD排放卻占到35%,這決定了行業難以長久維持現狀。據透露,造紙行業內部提出的預期減排指標為COD排放減少10.4%,年平均降低2.2%,在產量保持增長的同時,從2010年的106萬噸降至2015年的95萬噸。

  “十二五,造紙行業主要通過結構減排和深度治理實現削減污染物目標。”中國環境規劃院水環境規劃部總量控制室主任、高級工程師吳悅穎向記者表示,他們對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行業進行了排放總量和排放強度的核算,預計工業COD和氨氮的減排量約為120萬噸和10萬噸。

  吳悅穎分析說,在結構減排方面,“十二五”期間,對于造紙企業,要求淘汰無堿回收的堿法(硫酸鹽法)制漿生產線,單條產能小于3.4萬噸的非木漿化學漿生產線,單條產能小于1萬噸的廢紙生產線,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年生產能力5萬噸以下的化學木漿生產線以及部分銨法制漿,據測算,大約需要淘汰造紙生產能力800萬噸。在深度治理方面,主要通過加快節水技術改造,提高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率,同時強化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到2015年,預計造紙及紙制品業新增日污水處理量300萬噸。

  她特別提到了2008年8月1日實施的《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根據排放標準測算,造紙廢水的減排將能為工業源總量控制做出很大貢獻”。吳悅穎說,當初標準出臺時,我們也有疑問,這么嚴格能有多少企業達標?在后來的調研中,我們發現不少大企業是可以達標的,治理費用也并非不可承受。

  環保標準的不斷提高正在給造紙行業自我調整不斷加壓。標準實施的第一階段后,所有制漿、造紙企業都需執行(COD)排放限值100mg/L以下的標準。吳悅穎說,必須承認,目前還有很多造紙企業沒有達到這一要求,而這也是造紙行業進一步減排的空間所在。

  “首先要推行清潔生產,如果什么都不做,只靠末端生化治理是很難達標的。”吳悅穎表示,無論是堿法還是酸法,制漿工藝都要對廢液進行回收。可以說,如果沒有回收工藝,基本可以直接認定企業無法達標。如黑液提取和堿回收、白水回收等資源回收利用的措施,都可以減輕末端治理的負荷。

  在提出工業行業削減任務的同時,環境規劃院的相關課題組也考慮了相關的可行性技術和工藝。以造紙行業為例,首先要根據原料和產品種類、廢水來源和性質確定源頭治理工藝(化學制漿生產系統采用能源和化學品回收、循環工藝用水等措施;機械漿和化機漿生產系統應采用清污分流、循環工藝水、纖維回收等措施;造紙生產系統應采用循環工藝水、白水回收等措施);然后根據現行的國家和地方相關排放標準等因素確定制漿造紙廢水末段治理系統,包含厭氧單元的二級處理工藝和必要的深度處理,在末端治理環節就可以達標。

  “企業肯定要增加投資,但并沒有增加到不可接受的水平。而環保成本的增長確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淘汰一些治污水平不高的小企業。”吳悅穎說。而據造紙業內人士介紹,造紙業萬噸產能投入已達1億~1.5億元,這和鋼鐵、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的投資額基本相當。

  而對于新的控制指標氨氮,吳悅穎表示造紙行業的問題并不大。“我們與造紙協會合作研究發現,對于造紙行業,其廢水中氨的來源包括亞銨法制漿廢液、廢水生化處理廠投加的過量營養鹽、瓦楞廢水中的原淀粉、植物原料中含有的氨等。”

  其中,亞銨法制漿廢液和投加過量的營養鹽是造成造紙行業氨氮超標排放的最主要來源。對于小型亞銨法化學制漿企業,其廢水氨氮濃度為大中型企業的2~4倍,導致其處理成本增加,以至于部分小型企業無法承受。因此,“十二五”減排措施中考慮淘汰一批銨法制漿企業。投加過量營養鹽使造紙廢水氨氮濃度升高從而導致運行費用提高的企業,其運行成本的增加完全是由于企業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應該通過提高企業廢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要求來降低氨氮排放。

  造紙行業作為第一排放大戶,是否會效仿電力行業進行總量單列甚至項目審批權上收?吳悅穎表示,作為重污染行業,未來造紙行業可能會實行區域、行業總量控制,比如某地沒有削減下來的造紙行業水污染指標,就不能上新的造紙項目,這樣對促進以新帶老的政策效果將十分直接。

  印染:小企業太多考驗監管

  僅僅達標并不夠,提升排放標準對于拓展減排空間至關重要

  盡管COD排放量不“前三名”,印染行業也被“點名”,在“十二五”成為工業行業水污染物排放的重點控制行業。據了解,紡織工業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充分競爭性行業,中小企業比重占99.6%。超過1/3規模以下企業的工藝技術裝備及污染治理低于行業整體水平。在生產同類單位產品情況下,我國印染廢水污染物平均含量是國外的兩到三倍,用水量是3到4倍,污泥問題也很突出。而行業高度集中的區域恰好又是淮河、太湖等重點流域,對當地水環境造成嚴重威脅。

  對印染行業的減排之道,吳悅穎表示,印染行業小企業數量非常多,更多地表現為結構性問題,減排并不存在太多的技術難題。“從我們目前了解的情況,如果印染企業清潔生產和末端治理都能做到位,完全可以達標。我們按照現行排放標準測算,行業切實達標排放產生的cod削減量也較為可觀。”

  她同時指出,和“十一五”相比,造紙、印染行業的結構減排空間可能沒有那么多了,但是從現行標準來看,還是有很多企業沒有實現穩定達標排放,這也是重要的減排空間;對環境敏感區的印染行業,排放標準將會要求更高,這也將促進進一步的減排。如江蘇、山東、廣東等地已經執行嚴于國家標準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推動當地印染行業的轉型升級。

  印染行業的小企業數量非常大,單個排放量不大,對企業的執法監管有相當困難,未來還是要通過新老替代來等方式優化行業結構。據她透露,對于印染企業,2015年底,紡織業將新增日污水處理量60萬噸。全行業要淘汰74型染整生產線,使用年限超過15年的前處理設備,浴比大約1:10的間歇式染色設備,落后型號的印花機、熱熔染色機、熱風布鋏拉幅機、定形機,其他高能耗、高水耗、技術水平低的印染能力。據測算,約將淘汰生產能力75億米。

  同造紙等其他水污染物排放大戶類似,印染行業末端治理也存在巨大挑戰。盡管技術不斷成熟,但由于高濃度、高色度、污泥等各種問題,采用污水處理技術的成本和處理污水的成本依然很高,也影響到環境執法力度及效果。因此,在紡織工業“十一五”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中,提出“推行環保、節能、清潔生產印染加工技術,實現印染行業污染防治從‘末端治理’向‘源頭預防’轉變。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印染行業廢水2008年的達標率就(列入統計的是規模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已經達到99.16%,對此,業界一直有疑問,僅僅達標就夠了嗎?造紙、火電行業的減排實踐也已經表明,提升排放標準對于拓展行業減排空間具有重要意義與作用。

  環境保護部在年初舉行的會議上已經明確指出,將提升制革、印染等行業的排放標準,進一步挖掘減排空間。此前,環境保護部組織編寫的《2008年重點工業行業污染防治報告》就已指出,我國印染行業目前在廢水排放總量和標準方面與發達國家存在明顯差距。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為1992年制定,至今施行已有近20年,不適應行業設備工藝產品方面的顯著變化,也不符合環境資源的要求。

  標準和計量對企業節能減排降低成本有顯著效果,科學制定印染企業的取水量和廢水排放量是完成節能減排目標的關鍵。而提升標準的另一個迫切性在于,由于除東部沿海少數省市提高地方標準外,其余各地仍然執行全國標準,容易造成成本差異和不公平競爭,也使得產業轉移的同時伴隨著水耗和污染的轉移,加劇整體治理難度。

  利用總量控制的倒逼傳導機制,促進行業內部調整,以大帶小、以新代老、等量置換,提升行業發展水平。

  電力

  未來5年,電力行業二氧化硫減排空間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部分既有脫硫設施的改造;二是通過取消旁路等管理減排措施;三是新建脫硫設施和淘汰小火電。

  綜合脫硫效率從85%提升到90%,減排效果將很明顯。

  “十一五”期間,只有裝機容量大概一億千瓦左右的機組配備了脫硝設施,但運行效果很不理想。除了在技術、工藝、管理上依然還不成熟外,火電企業普遍的等待心理也是重要因素。

  鋼鐵

  全國共有約1100臺燒結機,按相關產業政策,90平方米以下的燒結機將全部被淘汰,90平方米及以上的503臺燒結機必須上脫硫設施。

  造紙

  大約需要再淘汰造紙生產能力800萬噸。